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坚持五育并举、四金同进、以本为本、融合创新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10-18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弘扬“教研竞进 涵德致知”的教风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铸牢“五育”基石,加强“四金”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彰显天理作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贡献天理力量。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铸魂育人成效显著

一是夯实思政课程建设,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出台《天津理工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方案》,建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核心的思政课程体系;建立美育实践学分认定机制,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加劳动教育课程理论学时,实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并存”的劳动教育模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体育翻转课堂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体育锻炼协调互融。二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各教学环节,推动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设立校级教学基金“课程思政”课改专项,资助“课程思政”课改专项90项,10门课程被认定为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本教材被评选为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2个教学案例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教学相长蔚然成风

一是着力构建促进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优良党风带教风端学风”,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三年多的持续深化建设,已在全校形成了崇教尚学的良好局面。二是打造师生共同体,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通过打造“特色示范课堂”,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互动,营造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三是聚焦教育强国战略,持续抓实教风学风建设。聚焦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扎实开展“天理行动”,建设了一批具有天理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进一步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夯实了人才自主培养“新基建”,将“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专业建设成效斐然 内涵建设精进深化

一是调整专业布局,稳步推进专业优化设置。学校出台了《天津理工大学本科专业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增设了一批响应国家战略、满足行业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专业,主动停招和撤销就业率过低、招生质量不高的专业。2018年至今,我校新增本科专业9个、停招专业8个、撤销专业3个。二是拓展专业建设形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面向本科生开设辅修专业及微专业。目前已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10个辅修专业。开设“项目投资决策与价值规划”“智慧航海与智能船舶”两个微专业,并于2024年顺利开班。三是强一流重认证,扎实培育优势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2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6个,认证数量位于市属高校前列。管理学院国际精英商学院认证(AACSB)已顺利获得通过。四是优化人才培养,完善本科育人体系。开展2024级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工作。新版方案聚焦智能创新,更加关注专业学科联动,继续突出“产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研成果丰硕喜人

一是持续建章立制,加强教学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等管理文件35个,出台制度文件21个,健全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体系。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持续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完成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2项,开展校级教改立项544项;深化改革推动教学成果培育,完成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3项,获批天津市新一轮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2项;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三是强化有组织的教研,构建全覆盖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实施“三个一”工程,坚持成果导向,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校备案基层教学组织143个。学校获批市级教学团队10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网络工程教研室”获批首批天津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强化师资队伍培育 育人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以赛促教,不断构筑教师教学发展长效机制。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累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3项、市级二等奖16项。二是培育天理名师,打造高水平师资。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及优秀主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一批天理“名师工作室”和“特色示范课堂”,推进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2018年以来,学校获批天津市教学名师11名。



深化课程内涵建设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学校开展“校级——市级——国家级”进阶式培育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金课”。目前,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二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不断拓展实践平台,筹建双创学院,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2022年我校《电机与拖动》等6门课程获批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三是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学校积极提供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满足我校师生混合式教学需求,推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在平台对外开放共享课程15门。



严格把关教材审核 教材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教材制度建设。学校出台《天津理工大学教材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教材工作机制,确保优质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制定专项方案,持续推进重大主题进教材。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学校设立了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和院级教材工作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教材审核与选用专家库,专家库由思政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科研专家、一线教师组成,现有专家97位。三是搭建项目平台,推动教材工作持续创新。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教材、新形态教材建设,设立校级教材建设基金项目99项,其中数字化教材专项1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市级建设教材7部、市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3项。



强化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素质显著提升

一是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2018-2024年,学校立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0余项,投入经费470余万元,8个国家级大创项目入选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荣获“优秀组织奖”。二是发挥好学科竞赛育人作用。积极承办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办赛为契机,营造学赛互促的良好氛围。制定了本校学科竞赛认定目录,为师生参赛提供指导,为竞赛认定提供依据。组织学生参赛备赛,举办学科竞赛培训会、经验分享会等,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三是丰富实践育人载体。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已搭建跨学科综合性新工科实践平台,各专业与企业共建4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四是制定了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机制。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奖,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均可申请认定创新性实践学分。



下一步,学校将秉承“重德重能 求实求新”校训,践行“爱国奉献、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天理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