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2025年第二场(总第32场)“明理青椒”沙龙举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胡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李天姣、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郑磊、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教师刘孟孟、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许林成作学术报告。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项目人选贾义霞,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人选朱岩担任嘉宾。

胡程作题为“单簇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多物理场催化性能研究”的报告。他从原子水平研究光、应力和电场等多物理场作用下的动态催化行为,探索其在温室气体转化和升级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负载型单分散团簇的精确合成方法和微结构调控策略。

李天姣作题为“水下重力梯度辅助导航图匹配算法优化研究”的报告。她聚焦水下重力梯度辅助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匹配算法,探究点、线、面三类匹配算法的优缺点,研究多分量重力梯度图匹配算法的优化迭代模型,加快我国水下重力梯度辅助导航的应用进程,为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郑磊作题为“面向人工智能的低维光电神经形态器件及系统研究”的报告。他基于低(混)维范德华半导体神经形态器件的“巧思”构建及类脑功能模拟,同时基于高集成度器件阵列分析了其在复杂神经形态计算方面的应用。

刘孟孟作题为“水工结构智能监测设备研发与应用研究”的报告。他基于水-土介质传热原理和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耦合的水工结构冲淤设备研发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研发样机通过国家计量测试,成品已在宁波舟山港示范应用10套。

许林成作题为“Sr2+局部调节高效激发高熵ABO3氧电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报告。他系统分析了新型高熵钙钛矿催化剂的合成过程,并通过多种表征测试,研究了Sr2+调控对高熵钙钛矿表面状态的影响规律及其与氧电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嘉宾围绕报告内容与沙龙学员进行交流探讨和专业指导,鼓励青年人才要在科学研究中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拓宽跨学科视野,不断提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