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暑期社会实践】聋人工学院开展“从‘指尖’到‘心间’:探寻传统文化魅力 助力非遗传承与保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27

近日,聋人工学院联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展“从‘指尖’到‘心间’:探寻传统文化魅力,助力非遗传承与保护”主题社会实践,并挂牌成立“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非遗文化研学基地”。


成立非遗文化研学基地 整合资源搭平台

双方将依托研学基地,通过教育资源与非遗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广大听障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平台,听障大学生能够实现在这里体验非遗技艺,聆听非遗文化讲座、观看非遗作品展览、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等,从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双方发挥创新思维,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冯骥才先生与实践团成员深入沟通交流,并签名赠书《诗兴校园》,勉励广大听障大学生要自强不息,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实践团向冯骥才先生赠送了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黎侯虎面塑。



聆听非遗文化专题讲座 理论指导促实践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村落中心主任面向听障大学生讲授了以《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理论与实践》为题的专题讲座,讲述了冯骥才先生从天津到全国、从旧城到古村、从对有形文化遗产的重视到对“另一类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实践团赴田野调研基地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相关调研工作。



参观非遗文化主题展馆 感受魅力提素养

实践团参观了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大树画馆,在与一件件稀世罕见作品近距离的对话中,感受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多元、民族众多、风格手法的独特文化魅力,探寻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层力量。



录制主题手语导览视频 惠民实事共发展

实践团以冯骥才《热爱我求学的城市天津文化地图》为蓝本,录制手语导览视频,优化听障人士游览效果,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天津文旅事业更加繁荣发展,引导聋人“小清华”特殊教育人才扎根天津,助力“四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加强宣传营造文化氛围 实践归来话成长

《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报道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听障大学生在参与非遗的学习与传承中,感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新时代特殊教育人才应有的姿态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感悟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坚定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将以新时代特殊教育人才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