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艺术学院与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在木雕博物馆联合举办清宫节令膳碗展览。本次展览由市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接津带队,共同参与展陈工作。

本次展览共展出13件明清瓷器,其中包括清道光官窑节令膳碗11件、明崇祯青花蕉帕记故事图笔筒1件、清康熙青花老子出关图盘1件。道光官窑膳碗以成套形式展出,按四时节令设计,在不同节令轮流使用,充分展现了清代宫廷节令习俗与御窑制瓷工艺的完美结合;乾隆朝节令膳碗碗样,将这一主题文物的完整与精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清宫内府瓷器的设计模式;清宫节令膳碗采用传统节令,器型规整、色彩典雅、纹饰精美,集中体现了清代宫廷对节令礼俗的重视及御窑制作的水准,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在展览过程中,学院邀请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文博馆员赵磊为同学们带来“明清景德镇瓷器纹样设计二三谈”主题公开课。他选取清康熙朝十二花神杯、耕织图盘、道光朝节令膳碗等明清景德镇瓷器,分别与明代版画、古诗选集、清宫档案、内府画样等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介绍。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官样,包括纸样、木样、合牌样、实物样等,讲解了民窑与官窑的特点。结合清宫档案和实物图片,详细阐述了节令膳碗烧制的历史背景、形制特征、烧造数量、具体用途、独特地位和仿制情况。让同学们感受明清景德镇瓷器图案纹饰来源的多元化、丰富性,以及瓷器纹样背后所凝结的文化底蕴。
本次活动是艺术学院与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签署“传统技艺与数智化人才实践基地协议”“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协议”后的首场合作活动,旨在将文物展示与教学实践深入融合,让参观师生在“沉浸式”参观和“场景式”学习中,近距离体验文物的魅力,深切感受到明清瓷器的工艺魅力。